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进行时论坛--“意派”与“物派”
2010年8月1日下午2点30分,“意派”与“物派”的交流在北京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举行,著名批评家高名潞先生、日本金沢美术工艺大学油画准教授、艺术家高桥治希先生,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教授陈小文、以及艺术家王鲁炎、宋永平、张伟、肖鲁等参加本次活动。此次活动是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活动“进行时论坛”之一,主要目的在于厘清中国“意派”与日本“物派”艺术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这两种同样诞生于亚洲的艺术形式的内部关联。

“意派”是由高名潞先生在2007年策划“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展时提出来的新概念。用以概括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现象,区别西方的二元对立式的艺术理论模式。“意”有三重意思,1.它可以是“意义”的意思,也就是一件事物的本质意义;2.它是“境界”的意思,这在传统美学中称为“意境”;3.它同时也是“移情或者会意”的意思,也就是从客体中体验到主体的意念。“意派”理论来自东方传统,但不是简单的“古为今用”,“意派”的理论建构源于对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的反思和批判,是希望将东方思想和传统加以转化而为中国当代艺术所用的尝试,并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现当代艺术理论体系,以摆脱中国现当代艺术不断模仿、舶来西方艺术样式而损伤其东方主体性的尴尬境遇。

“物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出现的一个艺术现象,它不仅在日本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这一艺术现象改变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现代主义艺术或学习或融合西方艺术的历史,是具有纯粹的东方精神的艺术形式,由此引起了现代艺术亚洲化的讨论。将“物派”理论化的是李禹焕,在理论上受到禅宗思想影响,讲究“物”的主体性,呈现“物”本身,强调意识和存在的依存关系。通过对纯粹“物”的表现,实现与“原本世界”的巧遇,从而从“观念的困局”中解脱出来,在这一点上,与极少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李禹焕以外,其他重要的艺术家还有关根伸夫、菅木志雄、成田克彦、小清水渐等。

“意派”是最近提出的概念,“物派”是上一世纪的艺术现象,但两者有着微妙的联系。在社会背景上,两者都诞生在国力和经济逐渐强大,民族自信心增强的时期,经济上与西方世界的分庭抗礼使得知识分子要求在文化上也要独立于西方;在艺术理论上,都是要解决现当代艺术本土化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两者的目标是相似的。另外,与“物派”不同的是“意派”主张回归人性、尊重个体体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与总结。
“中国霾”专属色遴选命名启动仪式
逆向生产——一种前卫介入社会的文化方案
“东西方文化下的抽象艺术”讨论
任戬、杨志麟等艺术家与高名潞对话“意派”与设计
性别与多元文化空间
进行时论坛--“性别与多元化空间”
李占洋研讨会
进行时论坛——关于“意派”与“物派”的讨论
进行时论坛--女性艺术的终结还是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史》获得第十二届华东地区书籍设计双年展中的封面设计一等奖
《中国当代艺术史》,高名潞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
高名潞:没有线条的历史
《水墨原形》
《中国20世纪艺术中的整一现代性与前卫》
《墙》韩文版
《意派——世纪思维》
《意派论: 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
意派抽象三十年
“远行•回归——孙晶作品展”8月18日在势象空间开幕
中国公寓艺术1970s—1990s (1)——后文革的边缘艺术生态
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
“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观摩展
“无名画会”回顾展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主题展
“意原:中国抽象艺术-80年代至今”
五位中國女性藝術家(蔡锦、崔岫闻、何成瑶、孙钧钧、肖鲁)作品展《心塵》
意方 极多之比
高校讲座
蔡锦奖学金颁奖仪式暨学术研讨会——部分获奖学生对话高名潞教授
中国当代艺术史方法论的思考和创新——高名潞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座
学术研讨
与“无名画会”艺术家座谈
“水墨原形与水墨趋势三川·2012当代艺术研讨会”
“当代艺术史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
印度举办当代艺术峰会
GAO MINGLU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 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京ICP备09056268 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