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齐鹏的世界有多宽 、多深?
 陶咏白
    齐鹏是个奇女子,我怎么也看不出这么一位外表平常得在人群中很难被人注意到的女性,却内藏着如此大的能量?

    当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人格符号”系列作品时,我几乎惊呆了,不仅因为她画的人像,大刀阔斧,因繁就简,仅仅数笔就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表现、精神欲望勾勒得栩栩如生,让你过目不忘。不是大手笔,何有这样摄人的气势和魅力!更称奇的是她怎么会如此准,又如此狠的把各种不同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是灵魂深处的隐秘都给一一抖露了出来,《忧郁者》的愁肠百结、《刚愎者》的不屑一顾、《奸诈者》的鬼计多端……莫非她有一双×光透视的眼睛?之后,我才知道她不光是个画家还是位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著作甚丰,获奖不少,是人文学科中年轻有为的女学者。我羞愧自己搞了几年的女性艺术研究的课题,却未曾发现有这么一位不寻常的女性艺术家!

     她用画笔把现代人的焦虑、贪欲、失落、迷惘等121种类型的众生相,提炼成“人格符号”,把他、她们表露无遗。之后,她又画起了“中国崇拜”系列,《日神》、《月神》、《门神》、《土地神》、《天神》等,从对现实人类众生相犀利的披露转而用画笔去探寻华夏文明传统中人所追寻的精神依托。她那跳跃式的思维,将引导我们去思考什么?当今,科技发达,观念日新的时代,人与自然日益疏离,人似乎飘浮在半空,灵魂无处着陆。失落、迷惘的人呵,精神何处可归?现代人灵魂渴望“回家”,精神有所依托。崇拜是一种信仰,没有信仰的灵魂就无处着落。祖先所创造的这些自然神是先人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精神的自足。今日当人们享受着科技带给人越来越多的物质满足时,人类只崇拜自己,只相信人定胜天,不屑于对古代民间流传下来的种种“神”的崇拜。但在实利的时代中拜金主义、拜物主义横行肆虐,导致私欲膨胀,规范失衡,命运祸福难料,又不得不在私宅或饭店、旅馆等处供奉着财神或关公等神龛,以求神保平安,聊以求得心理的某种安慰,这是何等矛盾!可见,不管科技如何先进,世界如何发展,但人类或一个族群的人们,对宇宙本体的认识,有着一种集体记忆,世代相传,形成传统,成为精神维系的元素。这是根深蒂固的无法抹掉的“胎记”。如果说,“人格符号”是用解剖刀解剖着现代人的内心,那么,“中国崇拜”又用中国原创的木版年画等语言元素追寻那行将失落的自然神所赋予的传统精神。现代人,在日益城市化的生活中,紧张急速的生活节奏,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呼吸的权利,人类内心依旧有一个顺乎自然的梦境,渴望“回家”,回到大自然中。她的笔锋又顺势借古人留下的那部神奇的《山海经》,引领人们转向大自然的大山大河中进行生命的探幽。于是在她的《古村落》系列中让人在万仞高山,峰峦迭嶂、横垣千里的自然面前,感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雄浑博大的气势,人类除了敬畏别无选择。散落在丛山峻岭中的古村落,古庙宇、依山傍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阐释着人与自然相融相谐“诗意的栖居”的和谐。

当我随着她的“古村落”访古寻幽,还沉醉在“大美无言”的山林中时,她又拿来了一摞“城市景观”或称“人文景观”的画作,把我又拉回当今现实。真是不得了,她那跳跃式的思维,从千年怀古又跳入当代眼前城市景观,从“包豪斯”理念的积木式简洁的现代建筑到后现代的解构拼接的奇奇怪怪形状的“屋”,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纳闷:她的思维空间有没有边界?让人惊喜的是她的这批“城市景观”全然不是人们熟悉的水墨形态,她那开放的视角和超常规的水墨语言。又为我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水墨天地。

她既非西方的透视,也不光是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的平远、深远、高远的三远法,她的视角不定,俯视、仰视,左看右看,不独是上下左右四方看,还能从内到外看,从外到内看,可以说,上天入地自由转换着视角镜头,古人云:“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她的视觉随着感觉,无所阻挡地长驱直入,在不同的空间里游走。她画的《人民大会堂》那天顶上闪耀着无数的灯光,如天穹的星空,与之下的一层层座椅、聚光灯、台前、台后和楼梯形成一种旋转开合的空间,大会堂曾经是那样的庄严肃穆,神圣崇高,作为政治符号所给人的不可亲近的心理压力。如今在她笔下的《人民大会堂》,如此辉煌华丽,那短笔触和具有光感的弧形,让你似置身在欢乐的音符和旋转的舞台中,给人欢快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她用画笔改写了以往“政治性”给人造成的距离感,让它“以人为本”回到大众的生活中来。《现代民居》以屋中转梯为中心,转换着上下层的空间和前后的空间,在多层次的空间中流动着生命的气息。视角的开放,源于她“感觉的解放”,她这种感觉的方式,拓展了感性空间。马克思在《181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感觉的解放和感性的革命是关乎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文化革命的基本问题”、“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看来我们日常挂在嘴边的“感觉”、“感性”,还包涵着这么深刻的哲学理论。齐鹏有部专著《当代文化与感性革命》论著中说:“在人类开始迈向数字化生存的今天,意味着人类由读写时代进入到视听的感性的新时代,预示着人类将面临一场真正的革命,而革命的起点是人类的感性革命。”可见数字化时代是人类对过去时代的超越,从根本上拓展着人类的感觉方式和感性空间。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她对于驾轻就熟的传统水墨画艺术,开始了一场大动干戈的革命。

   “笔墨”历来是中国水墨的命根子,历来争议的实质上就在“笔墨”是工具还是精神?强调“笔墨”者,因为这是积淀了千年来中国文人的人文精神,笔墨中渗透着中国人文的精神品格、情操,是宝贵的传统。古人所处的农耕时期的环境与今人所处的科技发达,尤其是到了今天的信息化网络时代,生活与心境全然相异,过去的笔墨又怎能表达今人的情操和时代精神?“笔墨当随时代”这句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永远鼓励着革新者前行。今天的新笔墨,不也是未来的传统吗?齐鹏从科班水墨画起步,却不断地进行着对笔墨的革命。她倒底有几套笔?画“人格符号”时,她把人当作石头进行雕凿,虽用传统的笔线,却有刀砍斧劈之力,有如雕刻,用笔干脆利落,入木三分。稳、准、狠地呈现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心世界。《中国崇拜》在她的笔墨中揉掺进民间木板年画的影像,陈旧的图象呼唤着久远的民俗风情的记忆,那种模糊的虚幻的影像中透着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唤醒了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民族文化基因,激活着对自然神的崇拜,或对某种文化的信仰。而《中国古村落》用传统的更是北派的山水笔墨把那古老的《山海经》演译出了中华民族的所蕴藏着一种雄厚的暴发力,充盈着大气勃发的精神。

真正动真格的笔墨“革命”,是画当代建筑物,传统软毛笔形成的笔墨趣味很难表达当今高耸挺拔的建筑,她改用方头硬毛的油画笔,表现出了横平竖直现代建筑结构的质感。《美国费城考尔德美术馆》和《美国沃斯星现代美术馆》钢材、混凝土构建的房屋和廊柱高耸挺拔;《德国兰根基金会》钢筋与玻璃构建的通透明亮的走廊;《日本神户水际广场》中有从地上到地下旋转的楼梯,坚轫的园弧也似乎非扁平硬毛才能画出效果。尤其是那幅《中西方艺术对话》横平竖直的钢架与玻璃建起的走廊,明亮通透,而一面光洁的大理石墙壁和地面就大有文章了,地面对光反照中的如此铮亮还显现出廊柱的倒影,而墙面的反光,简直是一幅绝妙的抽象画。画家既用油画笔又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晕染,中西艺术在此如此奇妙地相得益彰。《日本新美术馆》中的楼梯和廊柱,反复重叠的长短线渐次变化,都给人一种前行的节奏感和空间转换流动的空间感。如果说她的《民居》、《天坛》、《中轴线》到《鸟巢》、这些用油画笔画出的扁平直线或弧线重在表现房屋的结构,或用点与短线的有序排列呈一些装饰效果,其间干湿变化有致,既有油画的肌理效果,也蕴含着水晕墨章的神妙,依然充盈着“气韵生动”的生命活力和情感的颤动。这些漂亮的建筑物还都保存着物象本身的形体状貌,只是换了一付笔墨,改变了人们习惯性的审美图式。此后她的一批纸上的后现代建筑,抛开了具象的建筑物体的原貌,拆卸重组,或仅取建筑物的一角,恣意纵情地挥舞着自己的建筑想象。建筑素称“凝固的音乐”之称,在她的画中,线的游动,点的排列,都似在跳着节奏欢快的踢踏舞步或快节奏扭动的拉丁舞。《国家体育馆》、《地铁3号线》和无数的《后现代》作品中那铿锵有力的线条与那小方点排列有序的延续,演奏出了急速明快的都市运动旋律。浓缩在她画幅中的后现代建筑物是如此美妙神奇,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给予人们多少的奇思妙想!它们不仅具有现代建筑的质感,更具有现代都市运动的节奏感、速度感。却又依然蕴含着传统笔墨的精气神。与其说她画建筑物,不如说她是以建筑物为绘画语言元素,创造了一种齐氏特色的抽象绘画。
   《创世纪》是她用水墨与色彩混成的巨型新作。以废弃的“798”为背景,这个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基地如今成为艺术家和艺术商实现梦想的艺术基地。那强悍粗壮的线条勾勒出钢铁和混凝土构造的厂房,也引人走向幽深而神秘的层层空间中,纵横交错的巨大梁柱还依稀保留有那个豪气冲天英雄主义时代的痕迹。一部尚未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六卷》的版样被遗落在墙上……,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似已无人去问津。思想意识随时代在变化,但硬性的物质——厂房,作为时代的见证,仍时时会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如今在这老厂址上打造出的艺术产业基地,已闻名于世界,成为国内外艺术家、艺术商角逐的战场。“798”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唤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幅画又标志着她向色彩进军,在宏构巨制的创作中,进行着心力、气度、力度的较量!

借用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所说的话作为结语“艺术境界和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齐鹏游走于哲学与艺术的境界里,在感觉的解放和感性的革命中,不断进行艺术自我的超越。引证着她的富有前瞻性的哲学理念——当今正经历着一个感觉的解放,感性革命的新历史时代!

                                                                   2008.7.31.  名佳花园
文章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体,还是文化的“宠物”?
为了不再“缺席“的历史
轻舟已过万重山——苏笑柏的“回乡”路
性别与多元文化空间
魔幻世界 人文情怀——解读陈庆庆的艺术
齐鹏的世界有多宽 、多深?
“进行时”女性艺术 ——从女性的“自觉”走向人的“自由”
回到艺术自身 ——“同代人”的意义
归去来兮——张红年的艺术人生
她们从边缘走出——中国女性艺术30年
GAO MINGLU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 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京ICP备09056268 隐私权